close
ㄚ玲好久没找廟去嘍~p.s.(因為這次照片拍的很少所以就不po照片啦)
4月10日第一站去了好久没去的嘉義龍隱寺
就是中視拍攝[濟公]電視劇的地點~
當天還有大陸團~好像對進香團充滿好奇心
看到乩童.陣頭就拿著相機猛拍~真是好奇寶寶~
這裡是通往阿里山的關口
天長地久橋是此地的特色
有空可以來這兒走走風景很不錯的唷~
|
相關網站:http://www.longin.org.tw/index.html
這次還去了第一次去的
南鯤鯓代天府
南鯤鯓代天府位於台南縣北門鄉,由兩座廟所組成,大廟代天府,祀奉五府千歲;小廟為萬善堂,祀奉萬善爺。 廟地共59100坪,由中間的代天府、右邊的中軍府及左邊的城隍衙所組成。地圖 | ![]() |
祭祀主神: |
|
創建年代:明永曆16年(西元1662年) | |
地址:台南縣北門鄉鯤江村976號 | |
網站:http://temple.tnc.edu.tw/index.html | |
著名活動: 每逢農曆4月26日及27日,為最熱鬧的王爺祭。信徒加上各地王爺廟進香團與乩童的參與,宛如全台乩童大集合,十分可觀。 |
|
建築特色: 南鯤鯓代天府是全省規模最大、最古老的王爺廟。代天府的建築古色古香,由木、磚、石混造出的南方建築,是這裡的特色。 |
|
萬善爺小故事: |
民間相傳萬善爺乃清康熙年間的一個小牧童,因頗有慧根,在康榔山的空地上悟道成仙,也就是今日南鯤鯓代天府的廟地。而五府千歲於清嘉慶年間渡海來台,也看上此地建廟。由於雙方互不相讓,只好以武力來決定誰才有建廟的權力。最後,由赤山岩觀世音大士出面調解,協議五王蓋大廟,萬善爺蓋小廟,共同救渡苦海眾生。自此之後,神靈顯赫,香火鼎盛,前來參拜的弟子們不計其數。也形成南鯤鯓代天府奇特的寺廟文化。 |
名詞解釋-鯤鯓: |
「鯤鯓」的原意是「鯤之身」的意思,分布在臺灣西南外海的許多小沙汕,由於形狀像鯤魚的身體,便以「鯤鯓」為名 |
全站熱搜